协会新闻

秘书长徐小雯出席苗绣“传统-时尚”对话论坛

协会秘书长徐小雯受邀出席“苗绣传承创新及产业发展”对话论坛并发表讲话


     4月29日,苗绣“传统-时尚”对话暨“非遗购物节”线上线下互联营销研讨会在贵阳举行。会议分为三部分,分别围绕苗绣工艺和产业的传承与发展、“非遗购物节”借助互联网开展营销、互联网营销培训等主题展开。
     该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主办。省内外专家、各研培院校领导及老师、各市州负责非遗工作的领导干部、非遗企业合作社代表及非遗传承人代表、设计师代表、新媒体企业代表、互联网销售代表,约14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贵州省动漫产业协会秘书长徐小雯受邀出席并发表了“苗绣传统文化与动漫产业结合”主题演讲,分享了传统文化与动漫进行融合创新的理念。

贵州省动漫协会秘书长徐小雯作主题演讲(台上右一)
 
     演讲中,徐小雯首先总结了“非遗”产业化的六种开发模式,分别是经典化模式、品牌化模式、体验化模式、多元化模式、创意化模式、园区化模式,并以此为支点展开探讨“非遗”在当下这个历史时期,如何传承发展的问题。
     她表示,“非遗”具有活态性。这个特点,只有融入社会、融入当代、融入民众生产生活实践,不断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才能够不断激发和延续自身生存和传承的力量。现代社会鼓励创新、支持个性化发展,民众的兴趣爱好和消费需求也趋向多元,尤其是年轻人,追求与众不同、追求个性,而要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发展,就需要有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合影留念

     既然消费者的需求多种多样,那么企业想扩大市场份额,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就需要坚持多元化原则,生产多元化的产品。苗绣也是如此,借助动漫这个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能更好地将传统融入到视听结合的产品中,拓宽受众面。
     接着,徐小雯以潍坊国际风筝会的发展历程为案例,生动讲述了各地的“非遗”是如何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特殊道路的。她提出,提出传统文化需要新的文化形式来焕发新的生命力。
秘书长徐小雯的发言,获得了在场专家的一致认可与赞同。动漫作为文化载体、表现形式,能做的事还有很多。贵州省动漫产业协会将带领会员们,一同探索新的前行道路。


Copyright © 2021-2022 贵州省动漫产业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