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走向世界!国产动画的“技术流”
转自:公众号CCTV电视剧
近日
电影《深海》发布
“粒子水墨”特辑
导演田晓鹏的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拉开了“国漫崛起”的序幕
时隔7年推出的《深海》
在三维动画形式上
再次探索创新
影片一反大众
对深海的“幽暗”认知
以融合上百种色彩的水墨国画
作为美术概念
前所未见的视觉奇观
更令网友直呼“惊艳”
为还原水墨画的飘逸与颗粒感
制作人员尝试以无数粒子
堆积成水墨的形态
以此打破三维物体的硬轮廓
从2016年第一张概念图诞生
到动起来耗时整整两年
水墨电影诞生于六十多年前
虽然惊艳世界
但因为工序繁复、耗时长
数量并不多
1960年的《小蝌蚪找妈妈》
是世界上第一部水墨动画片
虽然只有14分钟的时长
但中国特有的水墨画效果
在当时一鸣惊人
影片根据同名童话改编
取材于画家齐白石创作的
鱼、虾等形象
古琴和琵琶伴奏之下
优美抒情的水墨画世界
法国《世界报》曾评论这部影片
充满“魅力和诗意”
该片曾获
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
短片银帆奖
安纳西国际动画片电影节
儿童片奖
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誉奖等
多个奖项
1963年的《牧笛》
片长20分钟
1961年开始筹备
历时2年完成
这是一部田园诗般的作品
根据画家李可染的风格绘制
背景采用了中国江南景色
贯穿全片的笛声
由一代笛子宗师陆春龄担纲
配乐被美国评论家称为
“在中国听到的最妙的电影音乐”
还有1982年的《鹿铃》
1988年的《山水情》
国际动画协会名誉主席
约翰·哈拉斯
在观赏后感慨道
“我像一个探险家一样
在中国上海发现了
中国美术电影这块新大陆”
2006年的《桃花源记》
融合水墨、剪纸和皮影
让人耳目一新
更获多项国际大奖
最初的水墨动画
要将几种颜色分别涂在
几张透明的赛璐珞片上
再重合在一起
拍摄一部水墨动画片的时间
就足够拍成四、五部
同样长度的普通动画片
从《小蝌蚪找妈妈》
到现在的《深海》
从一张一张的水墨画
到现在的一个一个粒子
感谢这些传承人
水墨画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仍在持续惊艳世界